1、如何评价白燕诗的创作及其传播?
2、《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》主题何解?
3、如何解读槎轩、青丘与梅花诗的意涵?
4、明初文人境遇与异畛:疯与死?
掌握明初诗歌创作的总体风貌、赏析评论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,展开高启对自由精神追求的相关话题讨论,并简论前后七子代表作家作品。
一、白燕诗与“两端狂”
二、青丘子与槎轩
袁凯,明初诗人。字景文,号海叟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元末做过府吏,洪武三年(1370)荐授监察御史,后为朱元璋所厌,佯狂得免。归乡后,常背戴乌巾,倒骑黑牛,游行于峰泖之间,好事者绘为图画。幼贫力学,有才辩,年青时以《白燕》得名,人呼为“袁白燕”。有《海叟集》。“落叶萧萧江水长,故园归路更茫茫;一声新燕三更雨,何处行人不断肠”(<客中夜坐>)
《明史·袁凯传》:袁凯,字景文,松江华亭人。元末为府吏,博学有才辩,议论英发,往往屈座人。洪武二年荐授御史。武臣恃功骄恣,得罪者渐众,凯上言:“诸将习兵事,恐未悉君臣礼,请于督都府延通经学古之士,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,庶得保族全身之道。帝敕台省延名士直午门。为诸将说书。后帝虑囚毕,命凯送皇太子覆讯,多所矜减。凯还报,帝问:“朕与太子孰是?”凯顿首:“陛下法之正,东宫心之慈”。帝以凯老猾持两端,恶之。凯惧,佯狂免,告归,久之以寿终。凯工诗,有盛名。性诙谐,自号海叟。背戴乌巾,倒骑黑牛,游行九峰间,好事者至绘为图。初,在杨维祯座,客出所赋《白燕诗》,凯微笑,别作一篇以献。维祯大惊赏,遍示座客,人遂呼为“袁白燕”云。
白燕 故国飘零事已非,旧时王谢见应稀。 月明汉水初无影,雪满梁园尚未归。 柳絮池塘香入梦,梨花庭院冷侵衣。 赵家姊妹多相忌,莫向昭阳殿里飞。 |
高启(1336~1374),明代诗人。字季迪,长洲(今南京)人。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,因自号青丘子。明初受诏入朝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编修。洪武三年(1370)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,他固辞不赴,返青丘授徒自给。诗兼采众家之长,无偏执之病。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,又死于盛年,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。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,富有生活气息。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,风格雄劲奔放。有诗集《高太史大全集》,文集《凫藻集》,词集《扣舷集》。
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,山势尽与江流东。 钟山如龙独西上,欲破巨浪乘长风。 江山相雄不相让,形胜争夸天下壮。 秦皇空此瘗黄金,佳气葱葱至今王。 我怀郁塞何由开,酒酣走上城南台。 坐觉苍茫万古意,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。 石头城下涛声怒,武骑千群谁敢渡。 黄旗入洛竟何祥,铁锁横江未为固。 前三国,后六朝,草生宫阙何萧萧! 英雄乘时务割据,几度战血流寒潮。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,祸乱初平事休息, 从今四海永为家,不用长江限南北。 |
《青丘子歌》“青丘子,臞而清,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;何年降谪在世间,向人不道姓与名。蹑屐厌远游,荷锄懒躬耕。有剑任羞涩,有书任纵横。不肯折腰为五斗米,不肯掉舌下七十城。但好觅诗句,自吟自酬宾。斫元气,搜元精,造化万物难隐情,冥茫八极游心兵,坐令无象作有声。”
题宫女图
女奴扶醉踏苍苔,明月西园侍宴回。
小犬隔花空吠影,夜深宫禁有谁来?
高启《槎轩记》
槎虽寄于水,而无求于水。水虽能使槎,而无意于槎。其飘然而行,泊然而滞,随所遭水之势尔。水盖未尝有爱恶于槎,槎亦不知有德怨于水也。人之生而系命于天者,亦何异是哉?……磅礴、姻缊、厚薄,随其所得,与人漠然,而人自不能违尔!……此予所以有感于槎而取以名轩也。且子又不观夫水与天乎?其奔淳也随地形而成,其旋运也乘气机而动。二者尤不能自任,而况槎与人乎?若予,天地间一槎也,其行也正,往者既知之矣,来者吾何所记哉?亦安乎天而已矣。”
王礼《槎轩记》
鲁叟适周、孟轲游梁,载道之槎;苏秦游说六国,权谋之槎;范蠡游湖,货殖之槎;张骞使绝域,开边之槎;司马子长游沅湘、滇蜀,访古之槎;摩秦刻、诂汉志,考较古今,乐天知命,刘子高之槎。
《我愁从何来》高启
“我愁从何来?秋至忽见之。欲言竞难名,泯然聊自知……既非贫士叹,宁是迁客悲……昔宅西涧边,尚乐山水奇。兹还东园中,重叹草木衰。闲居谁我顾,惟有愁相随。世人多自欢,游宴方未疲。而我独怀此,徘徊自何为?”
梅花诗:
初迷月入树,忽断风惊条。余馥怅难寻,空山鹤鸣晓。(《梦梅堂》)
翠羽惊飞别树头,冷香狼藉倩谁收?(《梅花九首》其二)
枝头谁见花惊处,袅袅微风簌簌霜(《梅花九首》其八)
愁乱雪来朝片片,梦惊风过夜梢梢。(《咏梅次衍师韵五首》其一)
翠羽惊飞别树头,冷香狼藉倩谁收。骑驴客醉风吹帽,放鹤人归雪满舟。淡月微云皆似梦,空山流水独成愁。几看孤影低徊处,只道花神夜出游。(《梅花九首》其二)
车马纷纷谁暇看,当年只合种山家。(《陌上见梅》)
如何天与出尘姿,不得芳名入楚辞。(《次韵西园公咏梅》)
云雾为屏雪作宫,尘埃无路可能通。春风未动枝先觉,夜月初来树欲空。翠袖佳人依竹下,白衣宰相在山中。寂寥此地君休怨,回首名园尽棘丛。(《梅花诗九首》其五)
琼枝只合在瑶台,谁向江南处处栽。雪满山中高士卧,月明林下美人来。寒依疏影萧萧竹,春掩残香漠漠苔。自去何郎无好咏,东风愁绝几回开。(《梅花九首》其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