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成书、版本、主题等方面了解《金瓶梅》一书的性质,并在介绍学界研究现状基础上重点分析潘金莲形象。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的价值评价及禁书的思考
一、《金瓶梅》的作者、版本、评点者
二、《金瓶梅》的艺术之长与题旨
三、潘金莲异读
《金瓶梅》
作者:《金瓶梅词话》初刻本署名兰陵笑笑生。明代人记载作者是“嘉靖间大名士”、“绍兴老儒”、“金吾戚里”的门客等。
近年人们纷纷争议的作者有四五十种说法,如:王世贞、李开先、屠隆、王穉登、贾三近等,还有人怀疑是十分熟悉民间说唱艺术的文人或民间艺人。
全名《新刻金瓶梅词话》,卷首有欣欣子序和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。回目上下句往往字数参差,对仗不工整,书中有大量山东方言和市井行话。
《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》,回目多数与万历词话本不同,对仗工整,内容与文字已经改动,文辞较修饰,方言、土话已被删去,并削减大量韵文。
《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》,简称“第一奇书”。